首页

国产美足在线播放在线

时间:2025-05-30 02:39:13 作者:成都非遗节“玩”出新花样 老手艺搭上科技“顺风车” 浏览量:78736

  中新网成都5月29日电 (杨予頔 岳依桐)76岁的成都大爷王拥军手持毛笔,在画布上随意勾勒,人工智能驱动的系统随即将图画转化为生动的数字苗族刺绣,屏幕上生成的鲜花纹样刺绣栩栩如生,走线痕迹都清晰可见。“这可真是‘笔下生花’了!”王拥军开怀大笑,赶紧掏出手机拍下自己和AI合作的成果。

  这是5月29日发生在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“科技赋能非遗专题展”现场的一幕。据介绍,该专题展展出16家研究机构和科技企业推出的30余项可参与、可互动的科技体验装置,民众可通过游戏、VR数字展览、短视频等多种形式体验创新成果,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“双向奔赴”,引发广泛关注。

  烧水、添茶、控温、冲泡、洗茶、温杯、润茶、分汤……展馆另一侧,首次亮相的机器人“小羲”正在展示自己“苦学”已久的功夫茶技艺。茶香弥漫,前来品茗的观众都新奇不已,连连赞叹。

正在展示功夫茶艺的泡茶机器人“小羲”。记者王磊 摄

  据“小羲”的创作者——星眸视界科技机器人研发总监向浩介绍,研发人员将泡茶技艺数据化,“小羲通过强化学习后,就能泡出一杯功夫茶。这个机器人本身就已经具备多种技能,经过编程学习后,已经可以复刻大部分传统工艺。但还有很多流传千年的‘精细活’,目前的机器人还不能完全实现。”向浩直言,“将科技与传统结合,能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,让传承更有趣有‘料’。”

  走进“织造万象”沉浸式蜀锦交互体验空间内,一台以老官山汉墓织机为原型打造的“数字织机”立于正中。观众左右滑动织机上的梭子,屏幕上便会实时“织出”精美的蜀锦纹样,在互动体验中感知蜀锦纹样之美与“经纬交织”的技艺精髓。

沉浸式蜀锦交互体验空间内,民众沉浸体验“虚实交织”。杨予頔 摄

  在《有趣的甲骨文》大型数字沉浸式展览现场,佩戴了智能设备的观众走走停停,不时抬起手臂挥舞。虽然看起来有些“奇怪”,但实际上,他们正在穿行于虚实交织的商代王城,与甲骨文进行一场“时空对话”。

  宇宙猜想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瑞介绍说,《有趣的甲骨文》大型VR沉浸式数字展览以XR混合现实技术重构殷商文明图景,相比传统书本或电视展示,沉浸式体验让观众仿若身临其境。“这种互动模式改变了以往受众被动观赏文物的状态,让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入。”

  非遗邂逅数字科技,跨越时空的对话碰撞出何种火花?“超酷!”“00后”观众张伊晟的答案很直接,“这个展览不仅让我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有多么丰富精彩,也感受到了数字科技发展的速度。”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辽宁省免申即享改革取得明显成效 为经营主体减少跑动1650万次以上

当地时间2日,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再次表示,以军将在加沙南部城市拉法展开军事行动。他同时承认,以政府内部对军事行动的一些问题存在分歧。

中东部地区再迎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 公安部交管局发布提示

南文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充分利用“线上+线下”的方式,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。线上,利用新媒体微信平台,在居民微信群全覆盖转发宣传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;线下,利用社区大屏滚动播放“以案说法”案例,视频内容结合鲜活的典型案例,充分调动居民学法、守法、用法的积极性,提高普法宣传实效,营造良好法治氛围。

民乐奏响《泱泱国风》 民族经典融入现代

“我们的新品种辣椒可以根据市场变化和新的需求,定制不同的辣度,满足不同的需求。”吕尚奇说,聚椒源基地培育种植的辣椒根据不同的品种、不同的辣度,被送到不同的生产线,有的用以制作火锅底料,有的制作预制菜,还有的则用于工业,如作为口红原料等。

浑善达克沙地自驾大环线 “跑”出农牧民新收益

从1935年起,全国新闻界都庆祝记者节。解放战争期间,国民党对舆论的钳制越来越严,“九一”记者节逐渐流于形式。但在解放区,解放区新闻界把记者节作为加强团结、总结工作、声援国统区同行的日子。

近观 | 习近平心系劳动者

据华电青岛燃机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,该项目是青岛主城区主要清洁供热热源和电力调峰电厂,建设2台9F重型燃机,单机容量50.5万千瓦,燃机国产化率达90%以上,天然气增压机国产化率达95%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